close

四禪.四靜慮

 《雜阿含經》卷17:「佛告阿難。初禪正受時。言語寂滅。第二禪正受時。覺觀寂滅。第三禪正受時。喜心寂滅。第四禪正受時。出入息寂滅。空入處正受時。色想寂滅。識入處正受時。空入處想寂滅。無所有入處正受時。識入處想寂滅。非想非非想入處正受時。無所有入處想寂滅。想受滅正受時。想受寂滅。是名漸次諸行寂滅。阿難白佛言。世尊。云何漸次諸行止息。

佛告阿難。初禪正受時。言語止息。二禪正受時。覺觀止息。三禪正受時。喜心止息。四禪正受時。出入息止息。空入處正受時。色想止息。識入處正受時。空入處[5]想止息。無所有入處正受時。識入處想止息。非想非非想入處正受時。無所有入處想止息。想受滅正受時。想受止息。是名漸次諸行止息。」(CBETA, T02, no. 99, p. 121, b2-16)

《阿毘達磨順正理論》卷77:「初靜慮中憂苦斷滅。第二靜慮尋伺無餘。第三滅喜。第四斷樂。無色地中雖總漸[2]滅。而無隨地無餘斷滅。此釋未能遣他疑問。何緣唯此方建立支。是故應如前釋為善。於四靜慮各有幾支。頌曰。

 靜慮初五支  尋伺喜樂定 第二有四支  內淨喜樂定 第三具五支  捨念慧樂定

 第四有四支  捨念中受定

論曰。唯淨無漏四靜慮中。初具五[3]支。一尋。二伺。三喜。四樂。五心一境性。心一境性是定異名。定與等持體同名異。故言定者即勝等持。此中說為心一境性。第二靜慮唯有四支。一內等淨。二喜。三樂。四心一境性。第三靜慮具有五支。一行捨。二正念。三正慧。四受樂。五心一境性。第四靜慮唯有四支。一行捨清淨。二念清淨。三非苦樂受。四心一境性。何緣初三支各具五。第二第四唯各四支。各唯爾所堪立支故。或由欲界多諸惡法及妙五欲難斷難捨。第二靜慮有重地喜。其相動踊喜中之極。引五部愛難捨難斷。為對治彼故初三各五支。初三不然故餘各四。或為隨順超等至法。謂最初起超等至時。入異類難入同類易。然超等至初起位中。或從初入三。或從二入四。故二第四各唯四支。初及第三各具有五。後起則易故上無支。靜慮支名既有十八。於中實事總有幾種。頌曰。

 此實事十一  初二樂輕安 內淨即信根  喜即是喜受

論曰。此支實事唯有十一。謂初五支即五實事。第二靜慮三支如前。增內淨支足前為六。第三靜慮等持如前。增餘四支足前為十。第四靜慮三支如前。增非苦樂支足前為十一。何緣心等非靜慮支。此應[4]准前菩提分辯。有異彼者今略分別。受中立三非憂苦者。憂苦唯是欲界攝故。三受隨地為利益支。順定用強故皆支攝。何緣精進非靜慮支。諸靜慮支順自地勝。精進順上故不立支。或靜慮支適分安樂。精進求勝策勵疲苦。尋伺二種能助等持。制策於心令離麁細。對治欲惡故並立支。何緣無表非靜慮支。諸靜慮支助定住境。彼不緣境故不立支。故靜慮支隨地差別。雖有十八。而於實事種類中求應唯九種。然受相異故分十一。由此故說有是初支。非第二支。應作四句。第一句謂尋伺。第二句謂內淨。第三句謂喜樂等持。第四句謂除前餘法。餘支相對如理應思。此中支名為目何義。目顯成義。何所顯成。謂顯成此是初靜慮。乃至此是第四靜慮。或此支名目隨順義。如拘櫞等名為[5]飲支。謂十八支各順自地。或資具義說名為支。如祠祀支即牛馬等。謂尋伺等展轉相資。毘婆沙師顯靜慮地等持最勝。故作是說。三摩地是靜慮亦靜慮支。尋伺等是靜慮支非靜慮。寧知靜慮地等持最勝耶。以契經中作如是說。於四靜慮應知定根。然於相成及相防[1]護。義相似故作如是言。如四支軍。亦無有失。如王與眾雖互相資。而於其中王最為勝。豈不三定樂體是同。則靜慮支應無十一。第三定樂以受為體。初二靜慮樂即輕安。故靜慮支實有十一。輕安行捨遍四靜慮。何緣初二唯立輕安。後二地中唯立行捨。以此於彼[2]偏隨順故。謂欲界中有諸惡法。初靜慮地有尋伺想。能逼惱心猶如毒箭。初二離彼故輕安增。第二靜慮喜極動[3]涌。第三靜慮樂受極增。二俱能為愛勝生處。三四棄彼故行捨增。或欲及初有色根識。所引麁重甚於餘地。初二離彼故」(CBETA, T29, no. 1562, p. 759, b7-p. 760, a15)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明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