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禪觀  即坐禪觀念真理,其法是:外息諸緣,心不散亂,念念返觀內照以修習明心見性之聖道。梁武帝時達摩祖師來自西域,止于嵩山少林寺,面壁九年,是為初祖;二、三、四祖長夜觀心,脅不著席;五祖弘忍云:但了然守本真心,妄念云盡,慧日即現;六祖慧能天資絕倫,一悟本心,即成佛道;神秀大師則主張明鏡勤拂拭,能起到消磨積習的作用。列位祖師都是禪觀典範,千古至尊。禪學的傳入,不但曆代大德禪師輩出,而且對儒學影響亦盛大。宋朝理學家朱熹(11301200)云:雪堂養浩凝清氣,月窟觀空靜我神。又云:半畝方塘一鑒開,天光云影共徘徊,問渠那得清如許,為有源頭活水來,明朝理學家王陽明(14721528)云:聖人之心,纖翳自無所容,自不消磨刮;若常人之心,如斑垢駁雜之鏡,須痛加刮磨一番,盡去其駁蝕,然后纖塵即見,才拂便去。又云:悟后六經無一字,靜餘孤月湛虛明。這些都屬禪觀範疇的寫照。此外在習禪觀時,可兼觀想念佛,以免空蕩無據;在修凈土時,亦可結合禪觀,有益於攝心、參悟。永明延壽禪師(904975)云:有禪有凈士,猶如戴角虎,現世為人師,將來作佛祖。又云:彌陀口口稱,自毫念念想,持此不退心,決定生安養。禪觀與念佛有機的結合,是修行的一大捷徑。

禪樂  習禪之人,靜坐一室,清貧因厄,似乎痛苦,然而其心清凈,萬慮俱寂,心中融融,自然能得輕安、寂靜、適悅心身之妙味。以德潤身,心廣體胖,鶴發童顏,氣度非凡,胸懷灑落,自有真樂。

禪病  俗語云: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。非是外來的魔鬼,而是內生的妄念。諸如貪愛心、嗔恚心及思念過去、未來種種念頭,均為禪觀之病魔。明憨山大師云:講道容易體道難,雜念不除總是閒,世事塵勞常挂礙,深山靜坐也徒然。先賢王陽明云:心體上著不得一念留滯,就如眼著不得些子塵沙;些子能得幾多,滿眼便昏天黑地了。又曰:這一念不但是私念,便是好的念頭亦著不得些子,如眼放些金玉屑,眼亦開不得了。又云:破山中賊易,破心中賊難。

一切妄念,根深蒂固,若妄念綿綿不止,即所謂魔高一丈深山靜坐也徒然。而其副作用則是心陽獨亢,真陰日耗,陽盛陰虛,必然產生頭痛、眼暈、失眠、心悸、五心煩熱、口乾舌燥等病症。心病還須心藥醫,必須擺脫萬緣,下定一心,奮發一志,念念不忘于思想深處返觀內照。若本性澄澈時間多了,則妄念必然減少;到本性澄澈無障翳時,則一切妄念自然潛消、默化。但了然守本真心,妄念云盡,慧日即現。何禪病之有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明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