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情問題,從佛法觀點來看,勢必從生命現象的角度分析,因為感情,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,譬如中國人講的「五倫」,所謂君臣、父子、夫婦,兄弟,朋友之間的關係,就是一種互相間的感情,而這正是實際的生命現象。這種生命現象,佛教把它分析成三個元素,就是惑、業、果報。但在這裡我們把業跟果報合成同一主體講,所以惑和業就是今天所要探討的兩個重點。
談到惑,首先我們要了解「感情」的內涵其實是非常複雜的,它是我們整個心性綜合的表現。佛法把我們一般所講的心緒、情緒、個性、感情通通列入「心所」這一個觀念,對於不同的心理現象、情緒變化,歸納分析為五十一個心所,這就是人性的內涵。人性有兩種特質,一是善(善心所)、一是惡(煩惱心所),在善惡的特質中,各有很多的成分(心所),而這些情緒彼此錯綜複雜的交合,就形成了種種不同型態的感情表象。所以,感情問題,如果我們只是從感情的表象去了解,就會受困於感情的多樣化,而掌握不到問題的核心。比方說,夫妻之間的關係,有的像父女,有的像朋友,有的像情人,甚至有的像仇人;同樣的,爸爸對女兒,媽媽對兒子,也都有很多不同的類型。所以,唯有理解到人與人之間感情的最後關鍵點,是人性深處的綜合表現、是人性的本質,我們才能對感情問題作一個最忠實的評鑑。
什麼是人性善、惡的特質呢?基本上,惡心所,是對我們心性造成煩惱的成分,包括貪、嗔、癡、慢、疑、不正見等根本煩惱及一些隨煩惱;而善心所,則能對我們生命有所提昇,如信、精進、禪定、慧、無貪、無嗔、無癡、輕安、不放逸、慚愧等等。一般說來,感情如果是純淨的,多半是從信、慚愧、無貪的立場出發,比方說對元首效忠,對爸爸孝順,這是從信出發,也就是他認為這樣做是好的、正確的,接受這個觀念,所以就產生了孝心、忠心的心理。可是就男女的感情來說,最核心的元素是貪(當然父子、夫婦、兄弟、朋友、君臣之間也有部分是靠貪來達成的。)因為有了貪,我們心性無法達到最深刻的純淨,而產生執情。感情的產生,是彼此得到協調、得到溝通。而如果兩方面變成排斥,就是嗔。為什麼會貪?會嗔?就是因為痴,這是人性最深刻的煩惱。
從上,我們已經了解到人性中貪的元素,是男女感情的癥結,接著,我們再從貪的角度來分析男女的感情。貪的對象有很多,其中色貪第一、眷屬貪第二,其他還有財、名、食、睡等,譬如有人貪太太的美貌,有人貪太太的錢財,有人貪太太燒的好菜,有人貪甜言蜜語,這都是貪著。但是男女之間貪著最深的是情欲,這是維繫男女之間最根本的東西。男女的情欲有四個層次,這四個層次的本質是一樣,但是程度有差別。第一個層次是色,也就是貪著外在的美貌;第二個是情。所謂情,是兩個人心靈有了溝通點,不管是哪一方面的溝通點,都會產生情。不但男女之間如此,朋友之間也是這樣。所以有時專家建議夫婦之間要找共同的愛好,其實就是找溝通點,也就是感情的培養。第三是愛,愛已經是一種執著,就是不管你愛不愛我,反正我愛你!這跟情不一樣,它是不需要溝通的。第四個層次是淫欲。淫欲是生理的反應,比較污濁,不管有沒有色、情或愛,它只是一種需要解決的生理反應。這四個層次,就是男女之間互相貪著的情執。所以如果沒有辦法超越這四個層次,就一定會墮入男女情慾的漩渦而苦惱。
以上所講的,是說男女的感情,不可以從某一個點上來看。今天為什麼會離婚?一定是彼此的貪著已經沒有了,或是對於外面的貪著比對太太的貪著更強烈。然而有的夫妻之間根本沒有了吸引力,為什麼又不離婚?這可能是為了面子,為了小孩。所以感情的問題,不是愛不愛的問題,而是心性清淨與否的問題。今天他為什麼會愛一個不該愛的人,而捨棄他該愛的人,就是因為他煩惱重、太愚痴、善性太弱了。如果這個人他心靈純淨,他站在任何角度都會把他的煩惱降伏,讓他的善性激發。對方再怎麼無理,面對再大的困難,他都不會使感情破滅。所以如何激發人的善性,降伏人的煩惱,才是徹底解決人與人之間感情問題的關鍵。今天我們看到任何感情的案子,都必須反省到人性的缺憾,知道必定是有煩惱障蔽他的心性,讓他人性陷入無知的狀態而造成錯誤的決定。這就是今天的第一個主題──惑。
第二部分談到業、果報的問題。我們常講一見鍾情就是如此,今天你不是碰到他,就結不了婚,這就是業力,就是你的果報(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如此的)。所以中國人講夫婦結合的兩個因素,一是報恩,一是報仇。恩愛夫妻是報恩來的,恩盡義絕,下輩子就不會結成夫妻,要是恩情還未了,或越結越深,下輩子還是要結為夫妻,跑不掉的。今天我們了解業力的力量就知道,夫妻之間反目,一半屬於業力,一半屬於煩惱,就因你跟他有仇,所以他故意讓你來跟他結婚,讓你愛他愛得很深,讓你痛苦。如果夫妻間有這種關係,不要怨別人,從業力的立場來看,今天被報仇了,要知道是你以前對不起人家,你要甘之如飴地接受,而且反過來要感謝他,珍惜他,不要再結新仇,今天你跟他做對,他也就跟你做對,仇就越結越深了。他惱害你,你承受下來,我好好對他,將恩情來贖我過去生的不好,只有這樣,才能將怨仇化解掉,否則怨仇沒有解掉,下輩子還要再結仇、再見面,何苦呢!所以今天要了解到,生命的現實如此,以前種下惡因,今天就要承受惡果,你沒有業力的正確觀念,就會埋怨,就沒有把惡果解掉。
所以結論就是,從佛法觀點來看感情問題,必須要在心性的惑染上淨化我們的心靈,解除煩惱的束縛而超越對眾生的感情;在業果的立場上,要用報恩的心情跟行動來對待我們的怨仇而消除業果。這樣才是面對感情問題,最有智慧的處理方法。
本文引用自:http://www.fozang.org.tw/talk_old.php?id=7
- Mar 02 Sat 2019 11:12
從佛法觀點談感情問題-惠空法師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